时间:2025-04-08
近日,常青学校首期"家长课堂"双语阅读专题分享会在春意盎然的校园里温情启幕。
本次活动以“如何做好孩子的双语阅读规划”为主题,吸引了众多家长踊跃报名参与,许友科校长和付雪娇副校长的身影也融入在家长群体之中,与家长一起在这场知识与温情的对话中,学习如何让阅读成为孩子成长的隐形翅膀。
本次活动特邀郭艳丽女士担任主讲嘉宾。她不仅是一位专业的中英文阅读指导师、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双语阅读教育规划师,更是一位用爱陪伴孩子成长的优秀母亲。
在孩子的教育中,她始终亲力亲为,坚持用阅读点亮童年——通过亲子双语共读,孩子三年级时便以"优秀"等级通过KET考试,荣获"希望之星"英语风采大赛省赛特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。郭女士在双语阅读领域深耕多年,既有扎实的专业积淀,又有充满温度的实践智慧。
在分享过程中,郭艳丽指出,阅读效率的提升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。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实现智力与心力的融合,进而有效提升阅读能力。她的话语如清泉流淌,将"量变到质变"的哲学化作窗前共读的剪影,提醒着在场父母:教育,是一场需要等待的春暖花开。
儿童发展阶段与阅读素养培养息息相关。那些关于阅读的智慧,在郭老师的讲述中渐次绽放:
- 5-8岁的童真岁月,是孩子走向独立阅读的重要阶段;
- 9-14岁的少年时光,孩子进入心知期,思考更加深入;
- 14-18岁的青春年华,孩子为多元观点期,能够接纳不同看法;
- 18岁后的辽阔人生,则步入观点成熟期。
针对这些不同阶段,家长和学校需制定差异化的阅读引导策略,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阅读,并从中获得知识、乐趣与成长的力量。
她以"提取信息、推论判断、解释整合、评价鉴赏"十六字,为阅读能力描摹筋骨;她倡导把阅读与历史、文化、艺术等学科相融合,借助垂直书单和融合阅读,拓宽孩子的时空视野,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。
谈及英语学习,郭艳丽老师提醒家长,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、掌握科学理论、运用优质资源并找到正确学习路径。培训班仅能解决特定问题,家长务必帮孩子找准学习方法,避免过度依赖。此外,自然拼读的学习务必扎实,通过大量听、读,将记忆词汇量转化为阅读词汇量,增强语感和词汇量。由于通常孩子会写的单词少于会读的,会读的又少于会听的,所以要注重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。
付雪娇副校长在会上分享了常青学校的阅读书单,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创建书香校园,推进双语阅读的具体举措。她强调家校共育对营造阅读氛围的关键作用,呼吁家庭和学校共同为孩子打造优良的阅读环境。
分享过程中,家长们积极互动,就孩子在双语阅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踊跃提问。会后,不少家长还意犹未尽,主动与郭艳丽老师及学校老师就孩子的阅读问题进一步探讨交流。
当暮色轻抚校园,这场分享会沉淀下的不只是方法论,更种下了无数可能。我们看见:在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里,在家长与教育者紧握的双手中,一种名为"终身阅读"的力量,正托举着孩子们向更辽阔的世界翱翔。而常青学校的教育诗篇,也因这份对阅读的虔诚,续写着更璀璨的章节。
供稿 | 学生发展部
图片 | 学生发展部
一审 | 付雪娇
二审 | 许礼照
三审 | 许友科